當前位置:首頁 > 文投美好 > 美好集體 >
美好周末|看《鬓邊不是海棠紅》,品南京市京劇團梨園行

 京劇 

2020/04

近期,由黃曉明、尹正、佘詩曼主演的電視劇《鬓邊不是海棠紅》的熱播,這出關于民國梨園故事的劇,突然派生出了一批新的京劇迷。很多人在看劇前,都是對京劇敬而遠之的,總覺得是一門熟悉卻遙遠的藝術。可随着被劇情吸引,追劇的人也像劇中人一樣,“一抛水袖一聲歎,演的人癡了,看的人醉了”。


今天,文投就帶大家近距離地看看,咱們真正的京劇團,到底什麽樣。



學戲吃苦,都是爲了成爲角兒


很難想像,在寸土寸金的新街口,各種光鮮之下,卻隐藏着一座懷舊的藝術大樓。“藝術大樓”的每一層,都分布着不同的劇團。各種排練的聲音在不同樓層此起彼伏,還有“咚咚咚”翻跟頭的聲音。


穿着便裝的王瑩很開朗,她說自己有時在地鐵上都會情不自禁将手擺出京劇裏的手勢,然後被自己的朋友們打趣。一旁南京市京劇團的團長王珏說,“現在都在玩直播了,王瑩特别适合去當我們的網紅。”

王瑩是90後,12歲時就在老師推薦之下,開始學京劇。她後來上的是江蘇省戲劇學校,一個京劇班18個人,上五年。畢業後,同班同學和她一起進了京劇團,但幾年下來,同學們紛紛離團,少有人願意留下來。王瑩并沒有覺得因爲學戲,童年或青春期會有所缺失,“相反,我比他們過得更豐富多彩,而且,我不用學數理化。”但學戲也有學戲的辛苦。王瑩上學時,早上6:20,就要起來練早功,别人的晚自習時間,則是晚功。


相比之下,70後的郭賀軍,他的學藝之路更接近于傳統學戲,真真實實挨打學出來的。“我是河北農村出來的,逢到廟會就會有戲班子唱戲,就喜歡上了那種翻翻打打。”郭賀軍11歲開始學戲,14歲考到了錦州戲校,主要學武生。進戲校前,他跟着一些老師學戲,他特意強調:“老師和師父是不一樣的。京劇行,輩份是相當講究的。學戲的人,不看歲數論輩數,哪怕早學了三天,都算是師哥。到了師父,這就幾乎像是和父親一樣。2000年那一年,我拜了三個師父。我們拜師父是要攙師父、師娘坐到正座,再磕頭拜師、敬茶。不過我師父說,都現代了,鞠躬就可以了。但老時候,必須是跪拜的。”



在《鬓邊不是海棠紅》裏,名角商細蕊也是收了周香芸爲徒,儀式做全。劇裏還有一對師徒,則是原小荻和俞青。有一個片段,就是原小荻在俞青上台前,幫她畫眉毛。


▲《鬓邊不是海棠紅》劇照 


演員們畫妝都是靠自己。王瑩主攻的是花旦,化妝盒裏的戲曲油彩紅、白、黑三色就夠了。“但傳統的戲曲油彩傷皮膚,我們也用現代的化妝品,塗厚一些就行。勒頭很疼,還要吊眉,常會讓人覺得頭暈惡心,想吐。帽子也很重,像《貴妃醉酒》那出的帽子有四、五斤重。”



見衣辨人:一件龍袍價值高達好幾萬


戲台上的光鮮亮麗,除了台下多年的練功之外,京劇的燈服道效也是重頭戲。有言“有戲迷能見衣辨人”,可見京劇行頭暗藏大文章


南京市京劇團的服裝室充滿年代感,桌上、舊的木櫃子裏,堆滿了各種行頭。屋内有股濃郁的酒精味兒撲面而來。郭賀軍笑指旁邊的大瓶紅星二鍋頭:“我們用酒精清潔戲服。”


京劇戲服的制作過程非常繁瑣複雜,每一道工序都力求精緻。南京市京劇團最昂貴的一件龍袍高達好幾萬元人民币,如何精心照顧戲服,有一套講究。

戲服怕水,一碰就掉色,隻能用高度的白酒噴灑清潔。鞋子也是,不能直接拿去陽光底下暴曬,隻能風幹。郭賀軍說。“所以戲服上常常混着酒精味兒和汗味兒,演員們也都習慣了。”



▲龍袍戲服


房間中央有張長桌,疊放着演員們的戲服,皇上的龍袍、武将的靠、公主的女蟒……其中有些戲服看似男女同件,實際大有分别。“不同顔色,不同圖案,誰能穿,誰不能穿,都是非常重要的,容不得馬虎。”幾千套戲服,均由服裝老師細心照顧。每一次演出前,老師将戲中所需行頭準備好,齊齊裝進箱子。








“一般情況下,演員們都是自己裝扮。但戲服和頭飾有很多細節,演員自己不容易處理到位,戲服要折幾道,發髻挽幾捋,都需要服裝老師、化妝老師幫忙。”


郭賀軍介紹說,“以前面料講究的是手繡,現在大多數都是機繡。但還是手繡的在台上更好看,那種光澤不一樣,也更有層次感。”

據說,梅蘭芳當年的一套戲服制做費昂貴,放到現在要350萬人民币。

郭賀軍是北方人,“在北方,京劇的根基比較重,南方會稍微欠缺一些。北京的票友們也都非常專業。那些專業票友叫好都能叫到點子上。叫對了,台上台下都人都開心,這是知音。叫得不在點子上,我們就覺得叫在了腰子上,很難受。可以說,唱戲時,演員和觀衆那是互相刺激。


王瑩說,有時會有忠實的票友一路跟着巡回演出。“每次看着大家在台下叫好,都讓我們鼓足了一股勁地唱下去。”


爲此,劇團還特地策劃了屬于戲迷的聯誼活動。“我們每年都會安排幾場京劇戲迷演出,組織大家互動交流。有些戲迷很有意思,或許會唱的不多,但來了排練室,就爲戲迷裝扮上,交流體驗,也很開心。


京劇創新,李卓群是必選項


從原創劇目《胭脂河》《大明城牆》《梅園往事》在過去的兩年裏,南京市京劇團以一年1-2部新編戲的節奏,去嘗試更多的觸達。“經典是傳承,創新是點燃。”王團伸出手指比了下去年演繹的經典劇目《霸王别姬》的票房,愉悅地說,“被市場肯定的作品才值得去堅持。”


▲《胭脂河》/左上;《梅園往事》/右上;《大明城牆》/下 


“對京劇來說,創新很難,不去創新更難。”王團說,創作一部新編戲,首先得有一個夠分量的劇本,然後需要一個有新視角的導演,再去找合适的演員……每一步都是靜待有緣人的艱難。

說到今年的新戲《光緒之死》也是一份醞釀了七、八年才開花的緣分。王團很早之前就和李卓群(《光緒之死》的導演)認識,也一直有過要一起合作的約定,但直到去年,才因《光緒之死》的劇本,有了這部一拍即合的新編戲。



“之前看過卓群導演創排新編的《惜•姣》,覺得很有意思。團隊都是80後,視覺上青春養眼,但在人性的挖掘上,就是那種一刀插進去,穿過皮膚和肌肉,碰到骨頭的理解。”王團說自己看到了新鮮感,也想把這種理念帶到南京市京劇團。

對于卓群導演的團隊,王團很是贊賞,“導演是科班出身,也是中國第一位跨戲曲文學和戲曲導演的雙碩士,既能寫劇本,又能導戲,像豪華套餐一樣超值。宣傳片是拍電影大片的團隊,海報的設計公司也是TOP級的。”而對于《光緒之死》這個被稱作“清宮八大疑案”的劇本,王團也覺得這樣的相遇不可多得。


《光緒之死》也是南京市京劇團和北京京劇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創排的第一部戲,集結了兩地當紅京劇偶像和梅花獎實力派戲骨。這是這部戲的品質保證。”李卓群說,“因爲疫情,兩地的演員們還沒有下地排練,但雲排練從初五就開始了。因爲微信語音一次最多隻能同時在線9個人,就有一個老師負責催場,拉人和踢人,像是在穿越時空。”


▲《光緒之死》雲彩排


作爲小劇場戲劇的先鋒,85後的李卓群被賦予了太多“革新”的期待。但是對于新和舊,她其實有自己的理解,“新是相對舊來說,在京劇裏,這個舊是傳統,是靈魂。在創作理念上我們完全遵循一桌二椅、唱念做舞的京劇程式,但在節奏、視角、音樂、服裝、舞美等的設計上,我們會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去表達。我希望在這樣的現場是一個合家歡的場景,從京劇小白到骨灰級票友,從幼兒園的小朋友到上了年紀的爺爺、奶奶,都能在這裏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到京劇的魅力。”


▲李卓群和演員們聊劇本 


雖然原本的演出時間雖然推遲了,但準備的工作還在不差絲毫的準備着,尤其是舞台上最閃亮的部分——戲服。





《光緒之死》的服裝是由國寶級舞台服裝造型設計、 “造美聖手”   藍玲操刀的。在藝術界被稱譽爲“造美之人”的藍玲爲還原清宮禦用手藝,近乎不計成本。光緒的盤金龍紋朝服,珍妃的真絲月白素绡,慈禧的華貴醇紅禮袍……當年的一幕幕就這樣複生。


▲李卓群和藍玲老師在選衣服 


“希望能夠和南京的團隊早點見面,期待南京的首演,不管是鼓勵還是意見,我們都渴望聽到。”李卓群希望大家能一起見證這樣的成長。


文 | 黃佳詩、Renee、印子

圖 | 王轶哲、吳超越

視頻 | Free


長按二維碼訪問
關閉
友情鏈接
業務合作:
規劃與投資發展部 譚先生
郵箱:282816446@qq.com
電話:18801591486
應聘聯系:
黨群與人力資源部 甯女士
郵箱:477832175@qq.com
固話:025-83217691-836
中國•南京市建邺區江東中路391号新媒體大廈B座

電話:025 83217691

傳真:025 83217878

http://www.njwhjt.com.cn

文投服務熱線
025-83217691-809

南京文投集團
官方微信

南京文化生活
官方微信

文客
官方微信